2025年,是电子信息学院深入贯彻学校办学新理念,推进新工科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之年。电子信息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中心工作,以人才强院战略为引领,聚焦人才培养质量建设,以本科教学、学科竞赛、科研项目等为重要抓手,着力激发学生专业兴趣与创新钻研精神,实现人才培养质量迈上了新的台阶。

我院2025届毕业生考研升学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,实现了考研升学人数以及升学质量上显著提升,充分彰显了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高质量产出。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共计179人,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达107人,报考率为59.7%,充分展现了学生群体积极向上、追求卓越的求学热情。共有49名学子成功被国内外知名高校录取,录取率达27.3%,创学院历史新高,更有5名学生考入中国科学院大学。录取院校涵盖大连理工大学、中国科学院大学、中国传媒大学、湖南师范大学、香港浸会大学、澳大利亚莫拉什大学等多所重点学府。

近年来,学院始终坚持抓实本科教育三十条,构建起“教赛研”“传帮带”双元驱动人才质量提升体系,着力构建全方位、立体化的专业学习与学生发展支撑体系。一是以本科教学质量支撑高质量考研升学。学院狠抓本科教育教学,不断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与微专业建设,将本科教学与学生升学就业紧密结合。推进考研工作体系化,以制度化推进考研帮扶、考研指导、考研经验传递等。持续多年组织开展“研途有你”考研经验分享会,邀请往届成功学子传授经验,形成薪火相传的“传帮带”长效机制,为备考学生提供宝贵实战经验与专业指导;二是“跨界帮扶团”长效精准帮扶机制持续发力。组建由教师、优秀党员、历届学长学姐构成的“跨界帮扶团”,为考研学生提供全流程精准帮扶;三是科学化开展专业指导。全年举办考研公益讲座36场,覆盖超90%考研学生,有效解决备考规划、时间管理等核心问题,85%的学生优化了复习计划。四是构建校外导师指导机制。特约省内外知名高校优秀导师及产业链领域专家担任考研顾问,联合设立“研途相伴”导师体系,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择校与复试指导。

学院始终坚持学校办学新理念,抓实育人工作内涵建设,构建起教学、学科竞赛、科学研究与创新一体化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体系。搭建起本科学生早进实验室、早进项目、早进课题组平台,大力支持学生参与科研项目,积极开展企业实习实践等,近年来,我院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荣誉300余项。以第一作者/通讯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,获批国家发明专利近20个。据调查显示,参与科研项目的学生,考研复试通过率达92%。此次考研工作取得的全面成果,是电子信息学院长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扎实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必然体现。是学院长期坚持抓实师资队伍建设,提供高水平导师队伍支撑。深化本科教学“两性一度”改革,夯实专业基础知识。支持参与高层次学科竞赛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以及开展学术讲座与科研指导,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、创新思维、科研能力、工程素养的必然。
展望未来,电子信息学院将持续坚守育人初心,不断优化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,创新教育教学方法,深化产教融合,加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,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。学院倡议全体学生立强国报国志,成栋梁之材,以榜样学习,勤奋钻研,锐意创新,将个人的发展与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,谱写一师新的辉煌篇章紧密结合起来。
(一审:余亮,二审:伍雁鹏,三审:吴涛)